“米公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公益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晓颖
  与许多年轻人一样,无论走到哪里,莫子皓和王子都不时低头查看一下自己的手机。他们关注的,不是游戏通关、视频更新,而是自己团队创作的公益APP,又新增了多少用户。还有一个多月,刚从中山大学毕业的莫子皓和王子,就要分别到北大和清华开始硕士课程。在过去的半年,早已保研的他们选择抓住大学的尾巴,开始了一次公益创业——“米公益”(Ricedonate),一个由移动应用与互联网组成的社会企业。
  7月17日,“米公益”的手机APP正式上线,上线一周,用户超过一千,网站访问量逐步攀升,但莫子皓与王子远未满意,他们正在与团队计划着新一轮的推广,而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他们印在名片上的一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公益。
  Who
  团队都是“高富帅”
  “米公益”,半年前发起时只是莫子皓、王子的两人团体,发展至今,已壮大至近20人,当中绝大部分为中大在读学生。
  看两位主创的“背景”,都让人直呼“高富帅”。王子是中大管理学院和创业学院双学士,曾赴丹麦奥胡斯商学院交流学习,获“2012年中山大学年度人物”,参与游戏APP“捕鱼达人”的研发;莫子皓大学四年,拿了近10项奖学金,曾赴美国迈阿密大学交换。事实上,正是两人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奖学金和投资所得,为“米公益”提供了10万元的前期投入。而其余团队成员,也有着财务、传播、技术等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自称为“中大合伙人”。
  随着毕业季的结束,部分团队成员即将各奔东西,开始新的进修或工作。“米公益”能否继续走下去?对于这个问题,王子十分乐观:“我们到了北京后,‘米公益’会做得更好,因为能加入北京的资源。”莫子皓也表示,团队已经在中大形成了“人才梯队”,扎根广州,倒不如放眼全国。
  What
  5个功能模块
  米·妈妈:提醒用户和亲人通话沟通,放下忙碌的工作,拿起电话,拨出亲人熟悉的号码
  米·有氧:利用GPS定位记录运动距离等数据,鼓励用户每天进行有氧运动
  米·伸展:利用传感器进行检测,提醒用户定时进行肩部放松
  米·扭扭:应用人脸识别对用户行为进行检测,提醒用户经常扭动脖子放松颈椎
  米·知:每天向用户推送一条有趣的科学冷知识,让用户边学习边帮助别人
  How
  伸个懒腰就捐了支铅笔
  给爸爸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向东山福利院的老人们捐出一件水果;连续1天完成自己设定的伸展运动,就可以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得到一支铅笔;连续7天进行阅读,可以向儿童收容所的小朋友捐出一个电池……在“米公益”的用户界面,目前共设置了5个功能模块,只要手机用户进行简单方便的操作,就能随时随地做公益。
  比如“米·伸展”,它会用传感器进行检测,在伸展手臂进行肩部放松运动后,你就会赢取10粒“米”。“米”相当于虚拟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由企业提供的捐赠物品。目前,“米公益”与六七家企业敲定合作,同时在与一些网络企业进行商谈。
  “我们一共列出了二十多个模块,比如背单词、做运动之类的。最后先选择了这5个模块。其他的会用一个合适的方式,再慢慢引入。”莫子皓向新快报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把‘每天陪女朋友半个小时’设定为一个任务,到达指定的约会地点后用手机进行虚拟‘签到’,每隔5分钟检测一次,直至足够半个小时了,就可以给他‘米’了。”
  除了引入更多的公益任务,团队还计划整合活动信息,让用户只用手机轻松操作,就能参加线下的公益活动。
  Where
  如何获得“米公益”
  目前,“米公益”APP已经在AppStore、Android Market等上线,用户也可以到“米公益”的官方网站(http://ricedonate.com/)进行软件下载和留言。
  Why
  让公益从小众变为大众
  “有数据显示,95%大学生赞同做公益,但真正去做的可能只有5%。那90%去了哪里?当中就有驱动力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支教一个月时间很长,还不如去实习让简历好看。”莫子皓一直强调,成本是让许多人对公益望而却步的因素。更多的公益活动,只是为参与者提供了精神慰藉,“参加一次,high了、爽了,但这些感觉会递减。到了一个临界点就不会再做了。”

将公益与日常生活结合,降低做公益的门槛,让公益从小众变为大众,正是这群“中大合伙人”想做的事。他们期望,用户能够在自己获益的同时,帮助到别人。“我们认为,(公益和移动互联网结合)这个模式一定可以做下去。虽然,现在全民公益的意识越来越高,但真正参与的爆发点在哪里?我们还不知道。”对于“米公益”的未来,王子和莫子皓还没有完全清晰的方向,但他们相信,既然做了这样一件事,就可能让这个爆发点提前到来。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