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生活–感悟

   禅是一切佛教之共法,亦是中国佛教之特色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创立佛教公元前三世纪左右佛教发展为十八部派,并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兴起历代高僧大德弘扬和不断努力,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隋唐之际大乘佛教进一步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结合构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和禅宗其中禅宗佛教不但继承了印度佛教的禅修思想同时亦创造性地把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份体现了在家与出家、修行与生活不二的思想本文以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为基础探讨禅宗禅修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磨合,在思想方面逐渐形成独立体系,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派或宗派佛教,如所谓的六家七宗、十三宗等,以及后来产生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等。这些学派或宗派依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强调了理论的分析和思想的建设,故可统称为“经院佛教"。虽然后来的智者大师等亦重视禅的修习,但仍然以印度禅法,即止观为中心,且修习者常都局限于生活在寺院的出家僧众。隋唐之际,中国佛教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佛教中国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而禅宗的出现正是一高峰发展的成果之一。它的出现,虽然不一定完全成对经院佛教,但所走之路定是非经院佛教,使佛教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紧密了佛法与人生的关系。
   宗教修行与日常生活的统一,其实并非中国佛教之首创。在早期佛教中,正如阿含经典中所表现的一样,出家不离世间,僧团大众的修行与生活是统一的。僧团与社会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利益;出家人、其中包括佛陀的物质生活依靠在家人的供养,而在家人的精神生活要靠出家人来指导。正因如此,弘法利生成为出家人的使命之一,亦是宗教修行。这样的修行与个人的生活不但不相背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生活即是修行。因此可见,佛教并非一出世宗教,而是强调了出世与入世、生活与修行的统一。但是,正如太虚大师所言,佛教传入中国时,中国文化高度发展,儒家在中国社会、家庭的主导地位业已建立,佛教要在中国社会落脚、根、和发展,就有必要另僻蹊径。一方面,佛教接纳儒家入世伦理,契合民众需要,与传统文化祖先崇拜相结合,产生了经忏佛教。同时,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排斥,佛教出世理念加重,寺院成为出家僧人修行办道的场所,而不是社会大众聆聴佛法的精神家园;僧尼失落摄受大众、导化社会的功能。这样,禅宗的出现虽然并没有否定寺院佛教和出家人的出世追求,但为佛教入世、全方位地服务世间重启了一条大道。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六祖坛经】中略见一斑。
   六祖惠能大师本是南方一“獦",因聴闻旁人念诵【金刚经】中“应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当下有悟。然后,他北上黄梅,参拜五祖、接受传法,成为禅宗六祖。【坛经】中这样的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佛教修学体的转变,同时亦再现了佛法与人生的关系。传统佛教倡导众生平等,但很少谈及众生与佛的平等。佛教经典中虽亦有少年悟道、立地成佛的先例,但他们或多或少都曾在此生中经历了佛法的熏和大德的培养。所不同的是,惠能大师觉悟之前,不但没有聴闻任何人向其传说佛教,而且是一个“文盲"。根据六祖坛经的记载,即使惠能在黄梅时,亦没有专门学习佛教义理或参禅打坐。但是,这并不是说,惠能大师不懂佛法。佛教与佛法的不同点在于,前者为经典语言文字,而后者为真理。佛法不在文字里,故有禅宗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说;法住法界,山河大地、世界万有皆在演说佛法。生活在此世界的无时无处不生存于佛法之中。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佛法,只要懂得生活的人,皆可以觉悟佛法。生活好、或者说向生活中寻求佛法,才能真正地觉悟。这样,惠能大师初闻佛经即悟佛法的记载表明,佛法在生活求,生活即是学习佛法的道场。
   六祖惠能大师悟道、受法时,皆现在家人相。坛经的字里行间无处不体现出在家出家不二的思想,由此打破传统佛教在家出家相对的界限。迷即世间、悟即出世;觉悟在于明心见性,人人皆可如此,与个人的宗教身份、知识教育、社会地位没有直接联系。惠能大师说:“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在寺的出家以修行为生活,或者说修行即是出家人的生活。这样,若出家人不修行,不能如法生活,无法明心见性,则枉为出家;世俗之人若能像惠能大师一样,闻法悟道,当下即是西方极乐。因此,当韦使君询问在家人如何修行时,惠能大师即说无相偈作答: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从坛经的上下文来观察,韦使君所问的是在家人如何修行,而惠能大师在回答时则打破其在家出家之分别,强调二者的统一性,他说:“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这也就是说,出家人若不能依此理解、依此修行,离法甚远,出家于道无益;反之,若在家人能如此修习,则在法中,与出家无二。
   以上的分析亦说明,坛经没有否定修行,而是强调修行与生活的一致性,即无论在家、出家都要修行;修行不离生活,即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一般人认为,惠能大师的南宗禅主张顿悟,强调结果而不重视修行过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这是把神秀北宗禅与惠能南宗禅对立的起来看待的结果。其实,二者是统一的,相补相成的。也就是说,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统一的有机体。前者是表诠,后者是遮诠,二者不二、表遮平等。马祖道一早期曾倡导“即心是佛",但他后来又说“非心非佛"。此后有人认为,“非心非佛"要高于“即心即佛"。永明延寿 (904-975)在其著名的【宗镜录】中批评了这样的说法,他说:近代有滥参禅门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旨,判为是教乘所说,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门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说,并是指麀为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换句话说,“非心非佛"不是对“即心即佛"的否定,而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对后者的补充;同样地,南宗禅的顿教,并没有否定北宗禅的渐教,前后不可割裂看待,二者的统一才是圆满的。正如惠能大师所说:“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人有愚聪,悟有迟速,故教有大小,但是,法无顿渐、唯在一心。因此,六祖坛经强调的是明心。无论何人-凡夫、圣人,都具足心性,在凡在家不减,在圣出家不增。学佛者重在明心,明心即可见性。如何才能明心见性?唯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座卧,明白此理,即是修行。
   中国禅宗,既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更是一种中国化的创新。如果说,印度佛教从人的角来探讨佛性,倡导人性与佛教的平等,那麽,中国禅宗佛教则是从佛性来观察人性,提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理念。“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这样,禅宗打破了世出世之间的二元对立、统一了做人、学佛、及成佛。换句话说,人人皆具佛性,唯在生活中觉悟;无论是从人性见佛性、还是从佛性看人性,都建立于人性与佛性的平等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平等性,惠能大师重申出家与在家的不二。无论出家、在家,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觉悟、明心见性,正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广东中博佛文化传播研究院  院 长
                           许 建 华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