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心理学

前言
佛学,指佛教除去宗教仪规后所显露的理论内核,这是一个关于宇宙、人生及心性的哲理体系。自释迦牟尼至今的二千五百年中,有无数智者,摒弃世俗牵累,辞谢荣辱,潜迹山林,虔诚精进,穷毕生精力深入探究,从而在浩如烟海的佛学典籍中①,留下卓绝的智慧。爱因斯坦对“宗教核心之直觉了知”(即宗教之哲理内核——作者)备极推崇,认为是“一切科学的真正动力”。爱氏在此所指的宗教主要指佛教②。爱氏对佛教核心之佛学的推崇并非事出无因,历史上,佛学照亮了东方古代文明,其影响渗透到人类文明的一切领域,诸如哲学、逻辑、伦理、文学、艺术、政治以及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方面均留下深刻的印痕,现代科学亦广泛地从佛学中获得启示;爱氏重视科学与佛学之关系亦非绝唱,而是科学界卓识之士的共见,复旦王雷泉认为:“佛教蕴藏极深的智慧……要用现代语言和现代研究方法去整理佛典,发掘尘封在经书中的佛学智慧,使之适应今日的时代”③。
心理学和佛学有着殊胜因缘。如后文所述,甚至可将佛学看成一门特独的心理学。国内,近年提请心理学界重视佛学研究的呼吁不绝于耳,这呼声均发自最宁静的书斋。心理学应该研究佛学,这是心理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佛学起源于印度而大成于中国,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更应肩负起发掘此“无尽藏”的责任④。佛学精深,作者浅陋,此文所呈乃若干井蛙之见,以期引起对此“无尽藏”的注意,聊作引玉之砖,谬误难免,祈正于方家。
佛学是一门历史最悠久的特殊的心理学
佛学研究宇宙万有,但其主核是心、性,换言之,佛学的主攻方向是心理规律。
(一)从佛学的经典看。佛学主要的经典中,如被誉为“万千密印尽包罗”的《心经》、《唯识论》在标题中就突出了“心”、“识”。《金刚经》虽没有以心性命名,但全经围绕“云何(如何)降伏其心”展开。藏族佛学中更有《心理》,这本书,论述思维规律及心的分析,且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必修课。“心”是佛学经籍中使用最频繁的词,例如作者统计,《达磨大师悟性论》全文3701字中,有“心”字119,占总字数之3.2%,《达磨大师破相论·偈》全偈56字中竟有“心”字11,占19.6%!
(二)从佛学最主要的理论看。佛学用色、受、想、行、识五蕴来概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五蕴中,受(感知)、想(想象、表象)、行(意欲)、识(思维)这四蕴都属心理,唯独色(物质)指物质世界。从字数比例看,心理内容占五蕴的80%,可见研究重点在心。佛学认为佛就是觉悟了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彻底了悟心性的人;所以佛学认为“即心是佛”、“心外无佛”、“见性成佛”;而佛学修持的方向是“明心见性”。全部佛学可分成戒学、定学、慧学三学,戒是心之戒,定是心性之定,慧是心之慧,故戒定慧三学重心全在心。
(三)从佛学的修持方法(研究与实践的方法)看,佛学各宗派之修持方法并不全同,但禅观的精神是各宗派修持的基本方法。禅是梵文的音译,原义是“在寂静的心理背景上思虑”。换成现代语言:佛学的研究方法是在超宁静的心理背景下冷静观察和反省内心世界并加以思维消化,也就是近代心理学的观察法和内省法,所不同的是强调超宁静的心理环境。
(四)据以上及后文之例,可以说,不论对佛学如何评价,但无法否认佛学首先是一门心性之学,是一门纳入佛学哲学体系的,应用特殊研究方法和具有独特概念原理的心理学。对心理学史而言,佛学对心性之深入研究早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二百余年。
对心理结构的分析
佛学具有自己对心之构造的分析系统。佛学将心分解成八心王(心理活动中的主导力量,《百法明门论疏》说:“心起则起,心无则无,如王左右”故名为“心王”)和五十一心所(因心王而引起的具体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王所有故简称为心所。以玄奘为代表的法相宗分心所为五十一,而小乘有部则分心所为四十六种)。这和今天的知、情、意三分或知、情二分法有很大差别,值得借鉴。
戒、定、慧三学和心理学
(一)戒定慧三学简介:道安在《比丘大戒序》中说:“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全部佛学可分成戒学、定学和慧学三学。戒指一系列行为规范;定指心境湛寂光明思虑专一;慧狭义即智力,广义指对佛学哲理及自身心性之了悟。戒定慧三者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紧密配合的工程系统。因戒才能使心寂定,因定才能生发智慧,故修持顺序是戒→定→慧;但三者又是互相融入的,戒中有定有慧,定中有戒有慧,慧中有戒有定,相互依存。
从现代心理学及系统论看,戒定慧系统是慧学所创造的开发生理——心理潜能的最优化系统工程。
(二)戒定慧系统和德智开发。儒家最高经典《大学》一书开宗明义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此句说明大学目的,紧接下去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相当于戒,“定静安”就是定,“虑而能得”就是慧。孔子的这句话体现了同佛学一致的人类最高智慧:要造就道德高尚(至善),智慧超群(明明德)的人必须通过戒定慧系统工程。
国内已有大量用气功之定开发智力之慧的实验,但并没注意及气功之定有赖于行为规范的约束。卢扎诺夫教学法的精髓也在于帮助学习者创造宁静愉悦不受内部干扰的心理背景,也是由定发慧。
但心理学界没注意到戒定慧系统还是道德开发的最优系统。戒本身就是道德规范;定才能举止安详,思虑全面,自制犯罪作恶冲动;慧才能明大义知人己,明智而富同情。伦理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尤其应在戒定慧三字上做文章;吸收成定慧系统原理于德育。
(三)戒定慧系统和行为矫改。佛学创造戒定慧系统工程首先是用来彻底转化一个人的内心和行为,从这角度看戒定慧系统又变成行为矫改系统。佛学是通过“了悟”(认识,例如认识烟的害处)及“观想”(例如想烟为毒蛇),来改变人的心理结构从而矫改外在行为。这是由内到外,由根到叶的方法。行为学,如斯金纳则是通过对行为的强化来影响心理构造巩固新行为的,这是由外到内,由叶到根的方法。斯金纳原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对动物只能由外到内。而“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则说明正负强化(富贵和威武)不一定能改变人的心理及行为。
根据戒定慧矫改系统,矫改原理应该是,以认识和寂定中的观想训练为主,以行为强化为辅。
(四)戒定慧系统和身心医学。戒定慧系统又是一个最优身心医学工程系统,佛教高僧全是身心宁静愉悦且高寿的,例如日僧大西良庆108岁,我国佛学者如蒋维乔、周叔迦、周叔弢、吕澂、梁漱溟、旅美学者赵元任(杨仁山之孙婿)均高寿。有人统计历代高僧平均寿命,得出远高于帝王将相及常人的结论。戒能摒除有害身心之恶习,定才可使生理心理有条不紊,慧才能拔除不应有的贪欲、怨怒和痴情的强求(贪,嗔,痴三毒)才可能使心常乐。身心医学虽有大量研究,但从原理上全在戒定慧系统范围内,且没完全吸取其精髓。
(五)戒定慧系统和特异心理学。特异功能震动世界,特异功能研究变成最时髦的科学并促成特异心理学的诞生。而这一切奇功异能,从戒定慧系统工程看,乃是这系统工程后期的必然结果,毫不希奇。佛学称特异功能为“六通”,即神足通,飞天入地变化自在;天眼通,遥视等;天耳通,遥听等;他心通,思维传感等;宿命通,知过去未来;漏尽通,断一切烦恼入涅槃境界。
戒定慧系统实际上又是特异功能系统。应看到心理至少有两类状态:一类是“纷扰态”,其时心理之动,乱而无章从而潜能抑制;另一类是“湛寂态”,其时心静如明镜,潜能开发。而近代心理学只知“纷扰态心理学”,没懂得还有“湛寂态心理学”之必要。今天之特异心理学首先要研究“湛寂心理”。
而特异心理所涉及的意念和物质的关系将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提供全新途径,佛学对此可提供大量资料。
佛学中的心理全息论
在此想初步介绍佛学中的心理全息论——这一含义极其深刻的,有爆炸性的理论。
(一)佛学中的全息论思想。《华严经》说:“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意为微尘中有世界全息,瞬间中有永恒全息。《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既然“一”中可知“一切”,当然这“一”中应有一切的全息,“一”和“一切”在内含信息上是平等的。华严宗的基本教义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另一方面,既然微尘中可映世界,那么人脑——这一宇宙中的微尘不是亦可映入宇宙全息么!
(二)种族记忆积累过程的始点。
卵中孵出之鱼,后天没有经过在亲体身边学习的过程,它对世界的认识、应对,完全依赖来自遗传的种族记忆。外界刺激经过感官进入神经中枢后所激起的是种族记忆库中的相应信息的复苏,并据这种族记忆库中的程序作出反应。鱼的种族记忆信息库的累积过程应上溯到其父母、祖父母……直到始祖鱼……直到最早的生命。人远比鱼高级,人的种族记忆库也应该远比鱼丰富。佛学认为这信息库建库过程始于“无始”(时间之始),《达磨大师血脉论》:“此心从无始旷劫以来”,说明心之始点在无始,佛经中类此论点处处可见。换句话说,在S-O-R公式中,0中含有从最遥远的生命积累至今的心理信息。这是佛学中心理全息论的一个方面。
(三)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一念三千”又意味着心理内含宇宙全息。《摩诃止观》卷五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法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一念指心理过程之一瞬,三千,含义相当于全宇宙。天台宗认为只要有心念,必定内含宇宙全息。
(四)华严宗相互映照重重无尽的理论又在说明大千世界怎样映入微尘中。法藏在宣讲“一微尘中,现无量佛国”时做过一个实验:他将十面镜子对放,上下各一,八方各一,中置“一佛一烛,于是镜中有镜,佛国无尽。法藏的镜是单面的,这实验还没纳入镜子背后的世界。杜顺在《华严五教止观》中以圆形的宝珠为喻说:“帝释天珠网者,即号因陀罗也……递相影现,重重无尽……重重无边际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显现。”因陀罗网是帝释天的宝珠网,这宝珠编成网,因珠是圆的,每一珠中均可映入全方位信息,加上珠珠互映,于是一珠中就映入重重无尽世界的无穷的全息!从反映论看,大脑何尝不是一颗“因陀罗珠网”,它不是也可能从周围这个由种种人事编成的帝释天珠网中映入重重无尽的宇宙全息么!
(五)总结以上,说明佛学中有全息论及心理全息论。笔者此文无法用更多的引语阐发佛学中的心理全息论,只能介绍一愚之见:心理已从遗传中继承了宇宙全息,后天的感知过程是激发先天信息库中相应信息的复苏,并对之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微尘虽小但无限可分,故可能纳无限信息;大脑亦然。有人估计大脑容量为1015bit,笔者认为这是对心理全息缺乏深刻思考的结果,1015是有限的,心之容量是无限的。大脑容纳宇宙全息的见解一时难使人接受。为此请注意赫克尔的生物重演律:个体发育浓缩地重演种系发育数亿年的过程,换言之个体生理发育密码中浓缩着种系发育的生理全息。再请注意叶颖清的生物全息律:生命之(某种)局部中纳入整体生理结构全息。还请注意,生物重演律及生物全息律在使用生物一词时都是片面的,因为生物应包括生理和心理,而重演及全息只涉及生理,所以生物重演律及生物全息律必然意味着这方面应由心理全息论来补充。心理全息律究竟含义是什么?笔者只能含糊介绍如上,此问题太深刻,影响也太深远了,容笔者另文补充看法。
后语
华藏世界,重重无尽,此文暂结束而意犹未尽。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世界观的胚胎”⑤,此话精神同样可移植到佛学和心理学关系中,近代心理学关心的几乎一切问题,佛学都研究过,并且往往更为深刻。作者自潜心佛典后才知自己心理学知识之肤浅。以科学的心理学为解剖刀去解剖佛学,开发其中有用的精髓,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的需要。
注释:
①仅北传佛教汉文藏经之《龙藏》就有七千四百四十卷;《大正藏》则有二万余卷。
②参看纽约大学郑僧一文,《法音》86.2。
③王雷泉文,见《学术月刊》85.4及《复旦学报》86.2。
④梁启超研究过佛学心理,著有《佛教心理学浅测》,见《饮冰室全集》。
⑤《自然辩证法》中译本26页。

en_USEnglish